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是“十四五”規劃開局之年。為引導和幫助我校廣大青年學生上好與現實相結合的“大思政課”,在社會課堂中受教育、長才干、作貢獻,在觀察實踐中學黨史、強信念、跟黨走,激勵團員青年大力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偉大民族精神,用黨史學習教育成果積蓄青年奮進之力,用青年建功實績向建黨百年獻禮。根據疫情防控常態化形式,我校圍繞“永遠跟黨走 奮進新時代”,開展了以“回望百年奮斗路 青春建功新征程”為主題的“雙百雙進”暑期社會實踐活動。經過為期2個多月的宣傳動員和組織培訓工作,我校229支社會實踐團隊已分赴貴州、陜西、福建、甘肅、安徽、上海、重慶、新疆、西藏、浙江等21個省(市、自治區)開展社會實踐活動。

今年的暑期社會實踐活動主要圍繞“喜迎建黨百年 傳承紅色基因”“百年征程風華正茂 青春奮斗正當其時”“鄉村振興 青春建功”“七彩假期 教育關愛”“青春向黨 科創強國”“美麗中國 青春行動”“助力參與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等7項內容開展。各學院結合實際和專業特色,開展了形式多樣、富有成效的社會實踐活動。“百年歲月崢嶸,百年初心如磐。”中國計量大學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小隊前往杭州、縉云、泰順、義烏等地,深入社區、村鎮、企業、大中小學校,面向居民、村民、企業員工,大中小學生開展以“喜迎建黨百年 傳承紅色基因”為主題的黨史宣講活動,以100場青春宣講為黨的百年華誕獻禮!“民族團結共富裕,量大學子入北疆”。從浙江杭州到內蒙古布爾陶亥,生命學院青翰布爾陶亥幫扶團跨越1786公里,通過實地了解脫貧攻堅情況、記錄學習民族文化活動、設計系列旅游宣傳手冊、結合專業特色促進中藥發展、促進蒙漢文化友好交流,將專業知識帶到邊疆少數民族地區,為民族大團結,各民族進步繁榮貢獻青年力量。“助力鄉村建設,藝繪美麗海島”。來自藝術與傳播學院的“藝在泗海”美麗海島建設小隊,7月7日前往浙江省舟山市嵊泗縣菜園鎮基湖村進行為期15天的美麗海島建設項目實踐,他們用青春畫筆勾勒嵊泗列島鄉村建設的青春色彩,將“美麗浙江”的信念熔鑄于美麗海島建設的社會實踐中,以實際行動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論。“助力全面小康之路 探求共同富裕密碼”。經管學院的泰順實踐團走進溫州市泰順縣司前畬族鎮左溪村、雅陽鎮和平村深入調研村鎮居民在生活富裕富足、精神自信自強、環境宜居宜業、社會和諧和睦、公共服務普及普惠等方面的發展建設情況,深度展示村民在黨的領導下由貧困村脫貧摘帽到走向共同富裕期間取得的發展成就,探究實現共同富裕發展的密碼。“微光散熱 行穩致遠”。光電學院微光致遠小隊14人前往浙江省麗水市縉云縣方川小學,開展為其15天的關愛留守兒童夏令營活動,安全救護、消防演練、特色剪紙、光電科學觀察……小隊成員為留守兒童帶來不一樣的非遺傳承與專業體驗……



學校高度重視暑期社會實踐工作,校領導多次強調部署社會實踐安全工作,校黨委副書記程剛專程赴義烏看望慰問社會實踐師生。校團委和各學院嚴格落實疫情防控常態化要求和社會實踐安全管理措施,建立每天安全信息報備制度,針對臺風暴雨等天氣情況及時采取措施,確保社會實踐師生生命財產安全。校團委和各學院負責人也通過各種形式關心慰問社會實踐師生。

今年的暑期社會實踐活動深入踐行“實踐育人”理念,通過引導廣大團員青年利用專業所學,創新形式,深入社會、深入基層,開展服務人民、服務基層、服務家鄉的實踐。在社會實踐過程中,我校學子以實際行動為實現浙江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匯聚磅礴青春力量,努力成長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