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穩步深化學科內涵發展,促進學科專業建設,提升人才培養質量。4月29日,應生命科學學院生物學學科和生物系教工黨支部組織委員申屠旭萍邀請,中國工程院院士鄭裕國教授在明德北樓6樓會議廳作了題為“從生物制造產業的發展看工程科技創新人才培養的重要性”的報告。中國計量大學副校長俞曉平、生命科學學院黨委書記周泛海、生命科學學院院長葉子弘等師生參加了報告,報告會由俞曉平副校長主持。

鄭裕國院士從過去的“十二五”“十三五”生物產業發展規劃講起,著重強調了生物技術對中國社會發展和科技進步方面的重要意義。目前生物發酵產業已經在規模上處于世界第一,預計在2022年生物產業能達到10萬億的水平。列舉了生物制造的諸多優勢,如生物制造反應條件溫和、反應速率高,可以滿足藥物過程中適應性強、環境友好的需求,因此生物制造對藥品的質量、成本、環境的效益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隨后以他汀類藥物的研制與市場化過程為例,說明創新性人才需要具備的能力包括科學發現能力、技術開發能力、工程創新能力、產業化能力,應以服務生物產業為目標。最后提出工程科技創新人才培育要注重打造適應工程科技創新能力培養的課程體系和師資隊伍,注重科教融合、“產學研”融合提升工程科技創新能力,重視畢業設計(論文)環節。

鄭裕國,中國工程院院士,生物化工專家。現任浙江工業大學生物工程學院院長、浙江工業大學錢塘生物產業研究院院長、手性生物制造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主任、生物轉化與生物凈化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和浙江省生物有機合成技術研究重點實驗室主任等。兼任長三角助力創新聯盟首任主席、浙江省生物工程學會理事長、中國化工學會生物化工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教育部生物技術和生物工程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教育部科技委先進制造學部委員等。主要從事醫藥、農藥和營養化學品生物制造工程技術創新。建立工業化生產線20多條,授權發明專利100多件,發表SCI收錄論文300多篇,主編出版教材、專著4部。以第一完成人獲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2項、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省部級科學技術一等獎6項、浙江省專利金獎2項,獲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全國優秀教師、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浙江省功勛教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