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中國計量大學與重慶兩江新區管委會簽署合作協議,雙方將共建重慶研究院、成立產業計量創新中心和大學科技園分園,推動在平臺建設、團隊引進、產業賦能等方面的深度合作,共同服務區域科技創新與產業升級。
根據協議,雙方將聚焦檢驗檢測、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新一代電子信息制造業等重點產業,推動產學研用深度融合,開展前沿技術研究和創新,促進區域企業自主創新和科技人才培養,推動檢驗檢測、標準、質量等領域技術成果應用與轉化,項目總投資不少于1億元。
中國計量大學為何將研究院落地在兩江新區?
這其中的關鍵在于,兩江新區檢驗檢測產業實力突出、應用場景豐富,與中國計量大學的學科優勢高度契合。
據了解,中國計量大學是全球唯一以計量命名的重點建設大學,是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共建的唯一本科高校,獲全球首屆唯一的“ISO標準化高等教育獎”。
而兩江新區是重慶檢驗檢測集聚度最高的區域,覆蓋汽車、生命健康等13個產業領域及4個認證領域,匯聚廣電計量、凱瑞裝備等代表研發企業,中國汽研、SGS通標等頭部檢測機構,及招商檢測、凱瑞認證等知名認證機構,建有全國首個新能源汽車品牌評價與促進中心,以及全市首個科技標準協同創新示范區。
產業與創新的深度融合,共同促成了這場校地“雙向奔赴”。
根據協議,雙方將成立重慶兩江新區重點產業創新團隊,成立中國計量大學重慶產業計量創新中心,成立國家大學科技園重慶分園,建立檢驗檢測學院,為重慶兩江新區產業創新發展賦能增值。
該研究院將成立重慶兩江新區重點產業創新團隊,依托中國計量大學在檢驗檢測、碳計量、新材料、智能終端等領域的研發和團隊優勢,組建人工智能與自動化創新團隊、光譜分析技術與儀器創新團隊、智能制造質量大數據溯源創新團隊、精密在線測量創新團隊等研發隊伍。
推進校地合作,最終目的是讓更多科技成果從“實驗室”走向“生產線”,釋放發展新動能。
中國計量大學重慶產業計量創新中心將聚焦產業需求,加速成果轉化應用,建立檢驗檢測、碳計量、動力電池、儀器儀表、食品安全等產業科技成果轉化綜合服務平臺,打造科技成果轉化基地,促進兩江新區企業技術中心建設,促進高水平計量科技成果的轉化應用,實現“自我造血”功能。
雙方還將聯合成立國家大學科技園重慶分園,聚焦兩江新區檢驗檢測、碳計量、動力電池等相關產業領域,開展“雙招雙引”工作。
此外,中國計量大學重慶研究院將與重慶理工大學合作建立檢驗檢測學院,共建研究生創新基地和大學生實習實訓基地,探索“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為區域產業發展提供人才保障。
兩江新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張黎表示,下一步,兩江新區將結合新區雄厚的產業基礎與創新生態,積極支持研究院立足兩江、服務重慶、輻射西部,聚焦檢驗檢測、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新一代電子信息等新區重點產業,打造國內一流的“產學研用”協同創新平臺,與中國計量大學攜手共進,將研究院建設成為校地合作的新典范、產業升級的新引擎、創新驅動的新標桿,共同為服務國家戰略、推動區域發展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鏈接:https://wap.cqrb.cn/xcq/NewsDetail?classId=943&newsId=2418391&RandomTime=1758454607911
中新網、重慶廣電等媒體進行了相關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