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度喚醒孩子們的探索熱忱,點燃其與生俱來的好奇心與知識渴求,讓科學教育在趣味體驗中自然發生,7月14日,中國計量大學光電學院微光致遠團隊在筧川舉辦了第七屆“致遠杯”科技節。
水噴泉
自制水噴泉靈感源于農業灌溉技術的革新需求,響應國家鄉村振興戰略對現代農業科技的號召。小朋友們巧妙地利用了連通器原理與壓強差,將不同高度的塑料瓶通過吸管或軟管連接組成。在較高容器中注入水,利用水的重力制造壓力,迫使水流通過管道,最終在低處或特定噴頭處形成向上的噴泉效果。
這過程中同學們深刻體會到科技如何助力農業節水增效。從設計管道布局、選擇材料、調試水流到團隊協作完成,全面鍛煉了動手能力、解決問題的思維和工程意識。當親手構建的“微型灌溉系統”成功涌出清泉,一顆關注農業科技發展、立志用智慧解決實際問題的種子,已在孩子們心中悄然種下,激勵他們未來為鄉村的繁榮貢獻創新力量。
水火箭
水火箭的升空依靠牛頓第三定律。向瓶內注入部分水并打入高壓空氣后,打開閥門,水被高速向下噴出,產生的強大反作用力瞬間將火箭向上推進。
微光小隊帶領小朋友們發揮創意與協作,利用回收的飲料瓶精心制作箭體,安裝穩定尾翼,并精確調試水量。發射場上比拼氣氛熱烈。隨著“加壓……發射!”的口令,“嘭”的一聲,道道水柱激射,一枚枚由廢棄塑料瓶改造的水火箭在反沖力推動下直沖藍天,劃出優美軌跡。每一次成功的發射,都伴隨著各組隊員的雀躍與掌聲。
紙承重
有限的紙張、有限的膠帶制作出的紙質結構,到底最多能承受多少的重量?此次科技節微光致遠團隊組織了紙承重比賽。在比賽前,同學們學習了幾種能夠承受較多重量的結構,并進行實驗,對其進行創新改造。
比賽過程中,學生們齊心協力制作紙結構,有的將紙卷成一個個圓筒,有的將紙搭成一個紙橋。最后制作完成,在老師的幫助下進行了測評。每多放上一瓶水,同學們都激動地跳躍起來。最終比賽決出了前三名,同學們都很享受這場比賽。
熔巖燈
彩色的液團,在玻璃瓶中上下翻滾,仿佛天然熔巖在緩緩流動。
這些“熔巖”為何能在瓶中不停“舞動” 呢?這次科技節的熔巖燈實驗,給出了巧妙的答案。同學們圍在桌前忙碌不停:有的小心翼翼往玻璃瓶里倒食用油,生怕濺出一滴;有的拿著滴管,將紅、黃、藍三色色素精準滴入,眼睛緊盯著液滴穿過油層的瞬間。在透明玻璃瓶里裝入食用油和清水后,滴入的色素先是凝成小球,慢慢穿過油層,接觸水后突然 “炸開”,暈出一圈圈彩色漣漪。最后投入的小蘇打,讓瓶中瞬間冒出無數小氣泡,整個裝置呈現出熔巖涌動的奇妙景象。
第七屆“致遠杯”科技節雖然已經結束,但探索的火種已在心中點燃,實踐的號角已然吹響。希望孩子們能永葆敢想敢做的銳氣,用雙手去驗證奇思妙想,用智慧去解決現實難題。愿每一位筧川學子都能在科技創新的沃土上深耕不輟,將知識轉化為力量,將創意付諸于行動。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他們能肩負使命,用科技的光芒照亮前行的道路,成為推動時代進步的堅實力量!
鏈接:http://yingji.china.com.cn/2025-07/28/content_4318600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