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多日的高溫干燥天氣讓杭州半山國家森林公園的森林火險等級節節攀升。為筑牢生態安全防線,近日,中國計量大學能源環境與安全工程專業暑期社會實踐團的十余位隊員,身著統一的白色T恤,踏入半山森林公園的密林深處,以專業視角開啟了一場“森林防火攻堅戰”的實地調研。
“最怕游客躲在隱蔽處抽煙,火星子掉在枯葉堆里3分鐘就能躥起明火。”在半山國家森林公園管理處,有著多年護林經驗的張師傅指著監控屏幕上閃爍的紅點,向隊員們展示近期發現的違規行為。工作人員展示了“人防+技防”的立體防控網:采用“人防+技防”結合模式,隊員日常巡邏(人查)與監控、無人機巡查(機查)互補。針對夏季防火,公園創新推出“以水防火”策略——綠化單位每周對主干道兩側2米范圍內的植被進行根灌澆水,使地表可燃物含水率提升至30%以上,有效降低燃燒風險。并定期清理落葉,將其掃出或由環衛部門處理。工作人員坦言,公園面積擴大、游客量激增,尤其偏好偏僻小道的游客的增加,給管理帶來了巨大壓力。目前,主要依靠公園入口警示牌和勸導。
為此,實踐團成員于博洋還手持調查問卷的二維碼,在公園入口處引導游客參與線上問卷調查。在273份有效問卷中,80.82%的受訪者將“游客吸煙”列為頭號隱患,一名退休教師在建議欄寫道:“應在休息區設置帶防火蓋的吸煙亭,既便民又安全?!睌祿@示,超七成受訪者關注“風向風速”對火勢的影響,而“增設防火隔離帶”(78.08%)和“智能煙火識別系統”(62.33%)成為公眾最期待的科技手段。值得關注的是,受訪者中絕大部分表示愿意學習防火知識,遵守禁令勸阻違規行為及參加志愿活動。
與此同時,實踐團成員在隊長劉靜的帶領下,帶著可燃物調查工具,按《國家森林可燃物調查技術規程》(LY/T 2243-2023),在游步道兩側開展可燃物外業調查。首個目標是落葉調查。在整個采樣過程中,隊員們始終將安全放在首位,時刻注意腳下情況,確保每一個步驟都安全可靠。對于采集到的樹葉,他們將不同腐殖程度的枯枝落葉分裝至標有經緯度的密封袋?!八蓸溽樔~堆積區尤為關鍵,干燥針葉的燃燒速度可不是一般的快啊?!标爢T李天宇一邊說道,一邊在記錄表上填寫上當時溫度“37.7℃”。
“今天在采樣時,身上被蚊子咬了好幾個包,但測到的可燃物數據能幫公園優化巡護路線,值了!”有隊員揉著發紅的手臂笑道。
當天,實踐團在半山國家森林公園完成8個樣地的采樣。他們說,采集到的可燃物樣本將帶回實驗室進行含水率等多項指標測量與分析。“含水率的測量至關重要,它直接關系到可燃物的燃燒難易程度。含水率越高,可燃物燃燒所需能量越大,燃燒速度越慢,含水率低的可燃物則極易點燃,燃燒迅猛。通過對含水率等數據的精準測量,整合利用燃點和熱值等數據結合勃蘭姆火線強度等現有林火研究理論生成火災危險性分級,為評估公園火災隱患、優化防火資源配置提供科學依據?!备鶕媱?,他們將結合實驗室分析結果,向管理處提交數據和建議?!爱斦n本上的防火理論觸碰到真實的樹皮與落葉,我們才真正理解‘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分量?!?/p>
鏈接:https://edu.hangzhou.com.cn/xxdt/content/2025-07/07/content_9035821.htm
學習強國杭州平臺等媒體進行了相關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