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團列隊,五線作戰,打造產業幫扶矩陣。圍繞司前畬族鎮綠色生態農業的支柱產業,成立結對幫扶量大團,學校主要領導掛帥,匯聚干部人才力量,采取“五線作戰”。五年來,組建9支60余名干部人才投身司前畬族鎮共富事業,派出2名農村工作指員擔任駐村第一書記。聚焦“一罐茶葉”,省優秀農村工作指導員、茶葉專家韓寶瑜為村民提供茶葉種植、病蟲害綠色防治等技術培訓,強化三杯香茶葉品牌效應;聚焦“一瓶蜂蜜”,養蜂專家李紅亮指導百花蜂蜜合作社提升改造;聚焦“一根竹子”,協助引進竹材首臺技術裝備應用項目落地臺邊村,首期投入7500萬元,帶動就業400人;聚焦“一籃水果”,土壤營養專家林欣大與農戶結對子,解決獼猴桃掉葉、百香果結果率低、楊梅甜度低等問題;聚焦“一包干菜”,幫助企業完成梅干菜自動化生產線選型、設備引進和產品包裝設計,年銷售額800余萬元。
群策群力,多點開花,協同推進產業發展。圍繞“五個一”產業,通過紅色文化渲染、鄉村人才培訓、消費幫扶拉動等助力共同富裕。推進紅色文化與畬族文化融合,建成潭邊紅色主題公園,占地面積4558平方米,成為紅色主題教育、青少年研學、鄉村振興展示于一體的公園。遴選100多名鎮村管理人員和從事竹木加工、種植養殖產業的農民致富帶頭人進行培訓。通過科技政策宣貫、專業技能培訓、鄉村振興示范村現場學習等形式,全方位地提升鄉土人才的致富技能。通過教職工采購、直播帶貨,銷售茶葉、蜂蜜、筍干等20余種農產品,銷售額超過50萬元。
錨定標準,學科賦能,專業帶動產業升級。圍繞“五個一”產業,依托計量標準等辦學特色,發揮學科專業優勢,引領產業蝶變。制定產業標準,構建“合作社+基地+農戶”經營體系帶動低收入農戶增收,創建國家級三產融合精準扶貧示范區;嚴控產品質量,與泰順縣科技局、司前畬族鎮積極對接,聯合申報省科技廳26縣綠色發展專項科技需求項目。優化產業生態,組織300多名師生赴司前畬族鎮開展“最美民宿”設計。
鏈接:https://mp.weixin.qq.com/s/czUWStGXdvamndu5aJ2wQ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