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下午,來自非盟委員會、尼日利亞、坦桑尼亞、南蘇丹和南非的共30名中國與非洲英語國家農業領域標準化合作官員研修班學員在成都市標準化研究院兩名工作人員帶領下訪問我校。當日,我校在聞廳一樓會議室召開交流座談會,副校長王斌銳出席本次座談會,科研院、國際處、經管學院、生命學院和質標學院等部門負責人及相關老師陪同參加。

座談會由國際教育學院院長吳宏寬主持。會上,副校長王斌銳致歡迎辭。致辭中,王斌銳代表學校,向此次來訪的一行人員表示歡迎和問候,向來訪的全體人員簡要介紹了我校國際學生教育發展歷程與現狀,以及我校開展標準化體系培訓的規模與成果,推介了由我校師生自主創作的我國第一部系統展示中華計量文化的舞臺藝術作品—音樂舞蹈史詩《千秋計量》。

自由討論期間,來自非盟委員會、尼日利亞等國的代表,向我校對此次交流訪問的精心接待致以感謝,表示此次訪問不僅是一次交流,也是一次寶貴學習機會。會上,他們圍繞各自所在國家動植物檢驗檢疫、農產品出口標準,以及我校國際學生入學項目等關心話題,開展了一系列交流并提出了建設性咨詢意見。我校與會教學單位和部門的相關負責人和老師給予了充分答復。

會后,一行人員先后前往我校計量博物館和海克斯康實驗室參觀。博物館參觀期間,一行人員領略了中華五千年的悠久計量歷史文化,富有興趣地深入了解各藏品的工作原理、使用方式和最終用途,還饒有興致地親身體驗測量裝置。在海克斯康實驗室,工作人員介紹了實驗室基本情況,詳細講解了實驗室主要精密儀器設備,同時,來訪人員就檢驗設備領域,與實驗室工作人員交換了意見與心得。

據悉,此次研修班學員由來自非盟委員會、尼日利亞、坦桑尼亞、南蘇丹和南非的標準化領域相關部門官員和技術專家組成。此次訪問將極大助力我校國際標準化人才培養,有利于推動我校與其他國家,尤其與“一帶一路”倡議國家相關機構開展標準化領域技術合作與交流,從而推進我校國際化建設取得更豐碩成果。